因为新一轮的医疗集采,医疗股再次被爆锤。曾经NB哄哄的大咖们,今天跌到它妈都不认识,直接被锤回了7月的起涨点。
还顺手把创业板也带沟里……
第二轮医疗集采清单包括: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除颤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等一堆东西。
跌的狠的基本就是这些产业的公司,像乐普医疗就又被抓出来枪毙一次。
按理说以咱村的特殊体制和庞大人口基数,医疗应该以惠民为主,结果一个集采把一万多的支架杀到了几百块,血淋淋。医保已经无法负担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就医压力了。
假如看病成本还不降低,未来诱发一些社会性问题是早晚的……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说。这次集采造成的大跌,对于寻找困境反转的公司讲,来堪称天赐良机。
这在我眼里这就是在赤裸裸的勾引!
这次行业被集体杀估值以后,一定会有优质的公司被错杀。灾后重建中率先站起来的那一批,股价表现会更好!
索尔已经开始分析和跟踪,如果发现合适的选择,我会在文章里分享给大家参考。
……
最近很多筒子留言问,XXX还能拿吗?XXX啥时候卖?包括风华高科,都有不少筒子问卖点,我统一解答一下。
一套合理的止损或者止盈方法很重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投资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跌了就卖涨了就买这么简单。
先看个流传很久的段子:假如一只股票你亏损75%,想要从25%回本就必须盈利300%,所以跌75%很容易,涨3倍那是非常难的。所以要想不上天台,最好要通过严格的止损机制,确保亏75%的事情不会发生。
这个段子玩了个障眼法。
虽然300%可是75%的四倍,看起来回本的难度大很多。但你从100%亏到90%是一个跌停,从35%亏到25%却需要3个跌停。所以真要亏75%其实没那么容易,除非你倒了血霉遇上了天雷滚滚的信威集团。
而当你已经赚到250%,后面再赚50%其实也没有5个涨停那么难。
虽然该段子有点不科学,但结论却被奉为公理:
做投资,止损机制非常重要。
决定止损效能的主要区别在于卖出条件,我以前做过一个测试。用两个账户买入同一支趋势很好的股票,同样仓位同样成本。
第一个户设立的卖出条件是股价跌至10日线卖出,超过10日线买进;
第二个户设立的卖出条件是买入后第90天卖出,期间就算天崩地裂也不卖。
测试结果是第二个无止损模型收益近80%,而带止损线的户头收益只有50%左右。这是意外的巧合吗?
后来经过我和朋友打赌多次测试,并不是……
结论是所有模型在增加了止损条件后总收益都发生下降,同时下降的还有正确率。
但即便如此,几乎所有基金经理依然给自己的股票组合加上了止损机制,为什么呢?
因为加了止损之后,另一个更重要的参数——“历史最大回撤”降低了。
什么是历史最大回撤?
当我们把收益做成曲线后,要考虑曲线上最深下跌幅度,这个数据和收益率一样重要,因为这代表你在持仓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最大亏损。
如果你的交易模型里设置了止损机制并坚决执行,就不会出现单次交易亏损过大的情况,但止损机制有时也会犯错,把一些跌了以后能涨回来的股票卖出。
但最重要的是让你还有再战的机会。
如果在打破区间的最大回撤下跌中被深套进去,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会很难熬;散户最怕的不是大涨大跌,而是被慢慢磨去希望最终割肉。
所以止损机制在交易系统里的作用,不是减少交易亏损,而是将亏损交易碎片化。
如果这篇文章值10块钱的话,上面这句话就顶9块,请大家好好品。
如果你的投资水平只能保证55%胜率,那么一定要严格执行止损机制将“最大回撤”切到足够碎,规避那45%失败率中的损失。
举个例子,三花智控近几天已经回撤15%,接近了从我持股以来的最大回撤,如果不是因为又利润安全垫,我已经随时准备撤了。
如果加了回撤控制,我的三花持有曲线大概会是下图蓝线这样。不见得收益会高,但很难被深套。
相信您已经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今天就到这里。有问题留言区见。
最后附上我觉得普适性较高的三类止损策略,供筒子们参考:
1、当股价出现最近10个交易日内最低价时卖出;
2、当浮盈低于持仓20%时,设置股价回撤10%即卖出;当浮盈大于持仓20%时,跌去浮盈的40%即卖出;
3、股价在20日线上持有,有效跌破20日线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