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寒潮的连续来袭和反复限电的实际状况,今天轮到能源领域诸小弟出头。这种板块的上涨是短期逻辑的兑现,虽然涨的很快,但持续性弱。
今天看到这条留言,给的大家聊点我过去操作中的糗事。希望能提供点借鉴。
曾经我也是个快刀手,每天过着割与被割的生活。后来主动洗心革面切换风格,基本不再择时,因为我发现了这么做会不行……
为了做到一年最低50%总收益,极端点考虑也许我要切换几十个板块去交易,甚至每天不交易寝食难安。
这就意味着每周我都要去预测或被动跟随下一个热点,同时会分散很多精力,让我很难做到深入的研究的同时连寻欢作乐都没时间。
没有深入的研究就去决策,失误率一定会上升。
有的决策正确,有的非常错误,这中间是有运气成分的。所以有些人从来都不打新股也不买逆回购,这是个玄学。
所谓能量守恒定律,你的运势或许也要遵守这个定律。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啊,可惜我这方面比较弱。
在2018年大熊市以后我算了笔细帐,发现当时自己认为最理想的切换择时策略,频繁切换交易,最终总数亏的比另一个从年初套到年尾的账户还TM多。
有部分人当时看起来择时做对了,18年没怎么亏但19年初也没赚钱。因为做惯了做短逻辑,能力圈被限定在短逻辑这块,突然市场风格切换到长逻辑为主就拿不住。
择时的关键是能不能持续做对,跌了卖出很简单,但什么时候买回来呢?习惯了见跌就卖,未来迟早会卖飞。
我猜从10月底到现在风华能够一直拿住不动的人很少,而且其中应该新韭菜居多。因为在五年十年前就入市的老韭菜们,好多人的观念还停留在爆炒疯牛的时候,比如各路知名游资就是这种打法的典型代表。
但是市场已经变心了,今年村委三番五次出政策调控市场,为的就是把牛整容。因为2015那种疯牛,一爽痿几年。
甚至连大家津津乐道的八年一万倍赵强,也悄悄开始机构化的改变,不再纯靠老玩法混。虽然时不时龙虎榜还有他的踪迹,但频次是在减少的。
识时务者为俊杰,与时俱进才有肉吃。
我属于是后知后觉比较笨那类人,直到亏损后才确认最适合自己的路线是什么。虽然未必老玩法就是错的,也许只是我玩不转那种打法而已。
还好我想的开,心态好,不然我坟头都长草了。
但就像游戏打怪升级一样,股市赔钱得来的都是双倍经验值。对我来说18年是收获非常大的一年,即便我的内心是这样的。
我自知在投资上还有很多短处需要加长,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去赚到所有钱,所以我更愿意去选择适合我自己的更可能有超额收益的玩法。
一味的求快,必然会有快的代价。
明年煎熬的日子应该会比今年更多,如果去年今年你在这个市场赚了钱。不要觉得是自己能力超群见识过人,这两年的好日子,真的不是常态。
我看很多人在预测明年上半年不错下半年很惨,因为下半年经济增速起来,货币政策也会收紧。
经济起来,钱如果太多就会因为过热而出问题,这是常识。但这样去推就忽略了市场本身去散化后的特点,未来的机构和大部分老韭菜如果都这样想,那不用等下半年,在上半年就会开始有反应。
股市本质炒的是预期,如果预期太一致,失去了预期差自然结果也就会变化。
这个很好理解,同样的技术方法如果用的人太多就会失效。反而会滋生出针对这套大家都知道的技术方法去收割的新技法。
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那一节,如果曹操知道了周瑜是要用火攻,那么曹操必然会假装不知道敌人战术的情况下将计就计设陷阱让周瑜来钻。如果周瑜知道曹操看出自己的火攻战术并设下陷阱等他,周瑜就会假装不知道有陷阱而新出一套假装中计要去钻陷阱的新战术。
不知道我这么说讲明白了没有?总之就是有预期差,才能以弱胜强提高胜率。
对明年我非常审慎,目前看也没啥好办法解决,只能坚持做长期来看正确的事情。万一亏钱我觉得也认了,就当赚了两年钱还点给市场。
可能有人要问,为啥觉得不好还坚持?退出去不玩过了明年再说不好么?
如果真的这样玩一年,等我再回来的时候一样会面对同样的问题。人一放松玩就废了,这个跟健身同理。3个月不练肥肉就会长出来。
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应该把自己覆盖圈之内的事无巨细全部记住,甚至公司财报关键数据和管理团队还有过去什么时候发生过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等等。都要信手拈来。
玩的心猿意马,哪里还有心思去跟进这些?最后问啥啥不知,说啥啥都错。观音菩萨都帮不上忙……